图为大红灯笼与CBD地标建筑“大玉米”相得益彰。 王宇 摄图为活动现场一位身着古代服饰的女子。 王宇 摄图为手工艺人现场制作纸质灯笼。 王宇 摄图为成排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 王宇 摄图为手工艺人现场捏制面人。 王宇 摄图为“国潮”灯笼与远处的“大玉米”相映成趣。 王宇 摄图为两位身着古代服饰的女子。 王宇 摄图为两名身着汉服的外国女孩早早来到活动现场。 范晓恒 摄图为活动现场的舞台走秀节目。 范晓恒 摄
2月3日晚,“一切美好·郑在发生”元宵奇妙游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如意湖 CBD广场区域举办。活动以元宵佳节传统文化习俗为依托,采用“沉浸式穿越体验+寻宝互动”模式,使市民行走郑州,穿越古今。
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克雷格·汉森:生物多样性保护需重视“生产、保护、减少、修复”的框架路径****** 中新网蒙特利尔12月8日电 “生态系统服务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福祉的基础。当我们思考未来十年如何拯救生物多样性时,应重视一个重要的框架路径:‘生产、保护、减少、修复’。” 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兼常务董事克雷格·汉森7日在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上作视频发言时如是表示。他认为,这一策略涉及到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问题。 世界资源研究所副总裁兼常务董事克雷格·汉森在边会上作视频发言。 尹灵 摄“首先,我们需要生产世界所需的粮食和纤维,但要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担,以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东西。其二,我们需要保护现存的自然,由森林、草原、湿地、珊瑚礁、海洋生态系统协同组成的自然。其三,我们需要通过减少食物损失和浪费、或减少人类活动污染等方式来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压力。最后,我们需要修复已经丧失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克雷格·汉森看来,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满足人类需求和促进人类经济发展,也可保护所有形式的生命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当地时间12月7日,COP15第二阶段会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边会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边会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社主办,中国新闻网承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