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新发现多处岩画 最多可达双排24连穴******
中新网郑州1月6日电 (记者 韩章云)为期两日的2022年度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6日持续在郑州举行,记者从交流会上获悉,河南南阳在2022年新发现了多处岩画地点,相关考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据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翟京襄介绍,2020年以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先秦史研究会以及岩画爱好者,对南阳地区的岩画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2022年新发现多处岩画地点。
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2022年7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召开了《2022年度南阳岩石文(岩画)专家论证会》,与会专家对岩画的年代、性质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翟京襄介绍,目前南阳已发现岩画遗迹点达上万处,遍布南阳大部分县区。按照岩画的形制结构、性质功用归纳为凹穴类,文字符号、线刻纹类,圆盘状类(日晷),祭坛类,图腾类,生殖崇拜类,石洞、石屋类,巨石堆叠类共八大类。
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研究发现,南阳凹穴岩画(爻窝)主要为圆形组合和线性图案。双排凹穴组合是南阳最具特色的组合形式,最多可达双排24连穴。
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目前南阳发现的岩画大都刻在花岗岩和石英砂岩上,多分布在海拔较低、视线开阔的浅山丘陵地带,周围多分布有河流。制作方法大多为直接敲凿法,少数为金属工具刻凿而成。
图为河南南阳境内发现的岩画。(资料图) 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摄南阳岩画分布范围广、规模大、种类多样,属中原岩画体系。通过调查,为人类早期文字、天文历法的产生,早期人类的意识形态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南阳岩画的发现为探索中原史前文化,特别为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研究人员打算利用基因技术复活渡渡鸟******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日前宣布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复活17世纪灭绝的鸟类——渡渡鸟。 这家名为“科洛萨尔”的公司成立于2021年。此前该公司曾宣布计划利用基因技术复活猛犸象和澳大利亚袋狼,并将这些已灭绝物种带回其原始栖息地。1月31日,该公司宣布创建一个鸟类基因组学小组,复活渡渡鸟。 据负责该计划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教授贝丝·夏皮罗介绍,渡渡鸟灭绝是人类活动导致物种无法在其自然栖息地继续生存的典型案例。这种比火鸡还大的不会飞的大鸟被猎杀食用,它们的蛋也被人类饲养的猪或其他动物吃掉。复活这一物种并使它再次进入生态系统,也是人类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一种尝试。 夏皮罗介绍,目前团队已经根据渡渡鸟遗骸中提取的遗传物质对渡渡鸟的基因组进行全面测序。团队计划将其与渡渡鸟的近亲——现存的尼柯巴鸠等基因组进行比对,在此基础上,将尝试对尼柯巴鸠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之类似渡渡鸟细胞。 虽然复活渡渡鸟本身不会带来经济收益,但公司在该项目中开发和应用的基因工具与设备在人类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潜在用途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该公司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融资总额已达2.25亿美元。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